• Click to view previous 20 entriesClick to view next 20 entries

    June 21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天很馋。起因是星期天下午去买菜,路过一个好像是希腊人的店,门口摆了个烧烤的炉子在卖烤羊排,$5一块看起来还不小。立刻馋虫就被钩起来了。然后去买菜,那些肉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买完了菜,下定决心去买一块吃吃,哪怕肩上还扛着8kg大米。当时身上没带什么现金,于是扛着米去银行取钱,进银行的时候还远远看到那儿还在卖,等到我取了钱出来,别人不卖了,而且好像说的意思是再也不卖了……

    非常的懊恼,后悔应该当时第一眼看到就该买了吃了再去买菜。结果就是一天多一直在想着羊肉……直到今天下午去买了两块回来煎着吃掉了,才算是好了一点,虽然仍然意犹未尽……

    June 15

    补天

    开始是半夜总听见厕所天花板上有刮墙的声音,还以为是楼上有人搬家了刷地板。后来觉得不对,就用拖把柄敲天花板。敲几下就安静一阵,觉得应该是某种小动物,比如老鼠。同时也发现有块天花板敲的时候声音不对,似乎已经很薄了。

    然后慢慢的这个办法越来越不顶用,好比黔驴技穷。终于有一天火了,一气之下把天花板捅了个窟窿。这儿的老鼠果然胆大,欺负我们新来的,居然还伸了个鼻子还是什么东西出来探探。这下又轮到我们心虚了,生怕它掉下来参观我们的房间,赶紧找了封箱子的胶带,贴了若干层。

    过后倒也相安无事。它继续抓,我们也习惯了懒得理,反正井水不犯河水。后来最近一段时间也没听到老鼠的动静了。突然有一天看到一篇文章说某人住公寓,搬了以后收到房东的账单,要求交房屋修理费若干云云,心里又慌了。想了半天,决定冤枉一下老鼠们,去跟房东(管理员)投诉房里有洞,是老鼠挖的,免得要赔钱。吱吱唔唔跟管理员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洞是怎么来的,管理员就说这事你要写个东西给我,交到公司后好让公司派人来处理(可怜了我们的小人之心)。心里正在说果然加拿大的办事效率低(其实我们效率更低,信写了好久也没写好给他),有天管理员带人来考察这个洞了,说过几天就来补。估计是我们运气不错,碰到有人搬走正好要打理屋子,顺带着把我们这个洞也处理了。

    到了今天下午,陪汤敏怡考驾照笔试(顺利通过)回来,正在躺着打盹,迷迷糊糊听见有人敲门和用钥匙开门的声音(管理员有钥匙,在有维修请求的前提下可以不提前约时间进来维修),冲出去开门,一时糊涂居然还用中文喊了几句,估计那人听得很晕。

    接着维修的黑大个开始工作,把洞一捅开,叫了一声oh, mice,我赶紧凑过去看,发现三到四个未成年老鼠在地上扭动……(我的第一反应是某省名菜“三叫”,是不是变态了一点)远距离研究了一下,和国产老鼠有下列不同(大家不要吐):体形小,大约只有我见过的国内刚出生老鼠的1/3大,十分廋小;皮肤黑,我记忆里刚出生的小老鼠是粉红的,这个棕色接近于黑色。不知道是不是加拿大不那么适合各种硕鼠生存,呵呵。本来准备拍照片以资纪念,可惜刚好电池用完了。

    过了不久洞补好了。现在又有了新的担心,那几个老鼠的爸妈会不会误认为是我们下的毒手,来找我们报轼子之仇呢?新补的天够不够结实,抵挡住dark side的下次进攻?……

    June 08

    苹果变心了

    前天看报纸说有传言苹果要用intel的处理器,昨天就被证实了,到明年这个时候的苹果核会开始换成intel的芯片。也许再过个2、3年,大家就可以自己在家攒一台苹果了。IBM大约不想赚个人用户的小钱了,PC不做了,芯片也不想做了。估计做游戏机的利润比较大,因为报道最后说IBM的芯片部门还是得到了做游戏机芯片的合同。说不定以后sony,microsoft等做的游戏机会加上一个IBM inside的标签。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还是在小学里,拿着一本叫学电脑的书,跑到电力公司的机房去玩Basic什么的,那时候苹果机几乎就是计算机的代名词。然后接着若干年没接触,再次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就是386、486了。又过了若干年,苹果卷土从来,这次成了一个时尚产品,直到现在。等到它变心以后,不知道它的那些fans还会不会继续追随。我还一直想着有了点闲钱了就去当个伪苹果迷,买个回来显示一下品位(电影里面正面角色都用苹果,坏人才用PC),哎,时不我待,估计等到那一天苹果已经=PC了。

    唯一的希望是双方都还没说到底会用什么芯片,不过就算我是intel也不会去单独作一堆芯片给他啊,这个希望比较渺茫。

    等着看intel inside的苹果是甜还是酸。

    June 03

    一周年

    今天是结婚一周年纪念日(时间飞快啊,转眼一年了),按照昨天想好的安排,小小的庆祝了一下。

    早上艰难的起床,挑了半天的衣服,选了新买的一红一绿两件T恤衫(红女绿男),也算是情侣衫吧(或者叫夫妻衫),奔到电影院看了向往已久的星球大战III。

    ……

    本来是汤敏怡写的,已经写好了,可不小心被我弄丢了,重写也没心情,就此作罢。后面还吃了一顿寿司,看起来像是日本店,里面大家都说国语。照片照旧,还是在163。

    还有上网的公司作活动,免费洗了30张照片,还不错,可惜没送个相册,嗬嗬,是不是贪心不足阿。

    May 29

    赚钱不如花钱快

    昨天血拼了一把,两星期的工资花完了,心痛不已。

    早晨10点勉强起床,收拾停当11:30出门(不知道怎么磨蹭了这么长时间)扑往位于多伦多东南的展览中心,在那有著名品牌roots的清仓大耍卖。去了一看果然蔚为奇观。大耍卖进门居然还要排队,为了控制场内人数,出来几人放进去几人。排了半天队,发现里面也挺壮观,果然像仓库一样,只见人头攒动。鏖战1个多小时,收获如下:
    汤敏怡:体恤5件,毛衣一件,太阳帽一顶,运动七分裤1条,鞋一双(最超值的东西)
    我:体恤3件,厚套头衫1件,相机包1个,布包1个
    一下子一百多块就没了,接着又排队半天买单,不过走出仓库的时候,心里窃喜,觉得真是不虚此行,以致后来看到商店里10块一件的体恤都不屑一顾。

    同一天正好也是多伦多的免费开放日,100多个有名建筑对市民免费开放,一年就一次。接下来的节目是当然就是参观多伦多有名的建筑,冒充一下文化人。不过我们因为血拼的时间太多,所以剩下的时间之能参观一个建筑了,最终选择了位于市中心的艺术学院,据说那个建筑在多伦多建筑比赛上获奖的。去的时候3:30,4点关门,附庸风雅半小时后,又回到俗人生活,继续逛街。汤敏怡买了一瓶化妆品,我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外加一个电视卡,搞完到家已经快11点了,两个星期工资就此报销……

    May 13

    加东二日游

    上个周末赶郁金香节,我们和龚颖他们去了渥太华和蒙特利尔,照片放在http://end_jieshu.photo.163.com

    在GPS的导航下,早上接近5点出发,中间在一个休息站吃了点早餐,到渥太华10点的样子。440公里路,跑得还是挺快的。渥太华是加拿大首都,不过真是小阿,和北京没的比,开车十几分钟就可以围着市中心跑一圈了。主要的景点也很集中,好像北京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当然是具体而微者。国会什么的建筑都围着一个小广场,然后还有些博物馆、建筑物排在前面的一条街两边。不过风景还不错,花开得很鲜艳,结果是让人感觉很假,不象是真花……在广场走了走,拍了若干张照片,接着开车绕城一周,不到12点,奔向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和渥太华距离近一些,大约200来公里。这个城市大多了,而且立刻有了不同的感觉。满街的路牌都是法语,果然是小巴黎阿。就是他们更懒,商店到了下午5点就关门。入住四星的Delta酒店后,立刻扑出去找东西吃。一大块牛排下肚,感觉好多了。在那儿又找了一个朋友,在餐馆吹了吹牛,开车在街上遛了遛,回酒店看NBA姚明输了40分……

    第二天继续在蒙特利尔转,参观著名的圣约瑟夫大教堂(里面供了教堂创建者的心脏!),这个教堂前任教皇也来过的。汤敏怡在里面转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感觉是在梦里。这儿也拍了很多照片。接着上山(估计不比磨山高)看蒙特利尔全景,山上就是麦吉尔大学,这个大学古色古香,几乎都是古堡,不知道晚上上课是不是很可怕,呵呵。下面的节目又是吃,既然到了小巴黎,当然要多吃。又吃了些牛排、羊排……大块吃肉的感觉真好最后是去奥林匹克旧址。因为要赶着回多伦多,就没下车,围着转了一圈。这个奥林匹克中心到现在还没建成,贷款也还没还完。嘲笑了一把贫穷的加拿大政府,又聊了聊最近大山的新闻,一行人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其实蒙特利尔还有很多地方可以逛,实在是时间比较紧。魁北克城离蒙特利尔300来公里,也没时间去了,以后再找个时间逛这两个地方吧。路上还用DV拍了很多,我们还没看。以后想办法铐一份送回国。照片这边打开太慢了,一时来不及加注解,慢慢来。

    May 09

    科技发达阿

    今天上google map去查些地址,发现有卫星地图可以看,于是打开研究了一下,真是太清楚了。想到前两天出去玩用的GPS导航(靠那个东西在陌生的城市真是少走很多弯路;具体出去的内容下次再写),不可想象头顶有多少个卫星在看着我们。

    May 05

    动物园

    现在觉得环境太好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情。每天从早到晚都要赶飞到阳台上的鸽子,这些鸽子还大牌得很,在玻璃后面轰是不走的,一定要人出去了才慢慢踱到隔壁去。厕所顶上似乎也有些什么小动物,抓啊抓的。目前就是看到那些硕大的松鼠还不觉得讨厌,估计那些自己有花园的也是对松鼠们恨之入骨吧,呵呵。

    麦当劳家庭

    现在两个人都在麦当劳干了,一个前台,一个后勤。某些人终于过上了数钱数到手发酸,睡觉睡到自然醒的幸福生活,只可惜那钱数的不是自己的。

    很久没这么干过体力活,还是有点累的。没办法,舒服日子过惯了,下乡来当然有些难受。不过我始终认为适当干些体力活还是有好处的,至少也免得手无缚鸡之力。现在最怕的就是小孩子,特别是家庭管教不严的,立刻就是满地薯条和番茄酱。当然也能看到一些特别有教养、有礼貌的。好的人也特别好,看到汤敏怡是新来的,点东西就一个一个点,等前一个输入完了才说下一个。其实哪儿的人都一样,并不是说西方人就都受过良好教育。不过这儿的经理倒是都很努力,干活比其他员工都麻利,而且什么都能干,也难怪别人当经理了。有时候干得觉得累了,无聊了,就自己阿Q一把,背一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希望能做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减肥了,昨天早上起来空腹称了一下,现在只有132斤了,肚子扁了点。现在可以放心的吃麦当劳的垃圾食品了,呵呵。

    对了,昨天还去理了个发,唉,实在是丑了点。一气之下没给小费,才算是稍觉平衡

    April 28

    败家—迈入有限的无线时代

    有了车就是不一样,虽然只有两个轮子。调查显示骑车15分钟范围内有两家电子产品超市(bestbuy and staples),昨天是发薪日,跑去溜达了一下,又烧了不少银子。真是不能有一点钱啊。

    买了一个无线鼠标(http://www.logitech.com/index.cfm/products/details/CA/EN,CRID=2135,CONTENTID=9340)和一台无线路由器(http://www.netgear.com/products/details/MR814.php)。鼠标据说原价79.95,售价33.88+税,另外运气好的话还有15块钱可以退;路由器比较落后,不过先进的咱也用不上,卖39.99+税,运气好的话也另有20块钱可以退。

    今天起了个大早(9点)把这些东西都装上了。线是少了两根,但还是没自由到哪儿去。等着科技发展,什么时候显示器和电源都能够无线了那才算是真的到了无线时代。

    麦当劳对“那部电影”的官方解释

    原文:

    What about THAT MOVIE?

    Fact: We give THAT MOVIE "two thumbs down". Anyone will experience weight gain when eating TWICE the amount of recommended calories, stopping ALL exercise and IGNORING nutritional and medical advice. THAT MOVIE isn't about McDonald's - it's about the filmmaker's lack of common sense.

    也不能说全无道理。不过我奇怪的是在麦当劳干活并不轻松(我觉得这工作就是锻炼身体),那电影里面的胖得可怕的麦当劳员工,不敢想象他们吃了多少麦当劳的高热量食品。

    April 18

    BBQ和自行车

    夏天到了,人们纷纷都出去开始户外活动了,我们也赶了趟时髦,和朋友一起去公园BBQ(烧烤)。先去超市买了各种肉,有羊肉,牛肉,兔肉,鸡翅膀,还有一些彩色的辣椒。然后拿回家自己切成块,穿成串,中间加几个彩色辣椒点缀一下,看上去和外面买的没多大区别,不过到后来才知道一串上的肉太多了,结果前面焦了,后面的还是生的,那是后话。

    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就来到公园找炉子,结果发现很多人,我们已经去晚了,那时已经5点了,估计那些老外们太阳不下山是不会走的。那些空的炉子都是坏的,害我们白高兴一场。不过运气还算不错,最后在一个僻静角落找到了一个,而且方圆几里都没有人来打扰我们。东西都安置好后,开始加碳,生火,烧烤。羊肉牛肉味道还是淡了些,鸡翅膀和兔肉味道很好,那个翅膀还是用蜂蜜腌的,叫蜜汁鸡翅,哈哈。发现这里的公园都很大,而且一眼望去都是绿色的草地,很适合烧烤,野营,可是玩了半天都没能记住那公园的名字。

    另外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从朋友那里得到两辆自行车,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非常有用,活动范围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公里。一辆除了轮胎没气,其他都很好,另外一辆的后轮坏了,不过别人另外附送了一个轮胎。星期天早晨两人一人推一辆车去附近的加油站打气了。走到一个最近的加油站,转了半天没发现有打气的,只能去另外一家稍微远一点的,终于被我们找到了。意外发现充气是要钱的,那玩意是给汽车轮胎充气的,不过和自行车通用的,研究了半天知道那东西怎么操作了。投了25分进去,果然可以充了,很快4个轮子都充好气了,发现自动充气机还在不停的充气,不想浪费那25分,灸又对着那个坏了的后胎充了些,结果轮胎不小心充爆了……还好家里有个备用的,赶紧回家把那个备用轮胎换上,又去打气,想想打一个轮胎投25分太浪费了,就守在那个机器旁边看有没有人正好也需要用,可惜运气不好,半天没有人,最后只能再投个25分把那个轮胎充气。然后两人就骑着自行车去附近公园打网球了。谁知道骑了一半发现那个轮胎漏气,居然也是个坏胎,心疼的不行,早知道就不投那25分充气了……

    打完球回来后去周围一家修车铺打算买一个二手轮胎,结果不打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一个旧轮胎居然要55元,还不包括帮你换,加上人工估计要80了。这个价钱在国内可以买一辆不错的山地车了,真是个黑店呐!!!没办法,只能把那辆车一路推回了家。

    April 14

    收入

    今天收到了来加拿大后的第一笔劳动所得,26块4毛2。麦当劳每两周发一次工资,正好上周末培训了一下,赶上这次发薪水。按小时计,3个半小时,每小时7块7毛(最低小时工资7块4毛5……),总共是26块9毛5,然后扣了5毛3的失业保险,拿到手26块4毛2。昨天下班买了一个中包薯条以示庆祝,员工半价,加税1块零2分(好像要比国内贵很多,即使是半价)。之所以只买了这么点是因为考虑到健康问题,晚上吃多了不太好,何况是这么著名的垃圾食品,呵呵。

    刚才煮了点馄饨面,我感觉就是把馄饨皮切成的面条。照热干面的做法做的,先煮熟了,然后冷水浇凉,再过热水,加芝麻酱什么的,闻起来还挺像,就是一口咬下去面条太细没嚼劲。一些时冒吃还差点梗到了。

    April 09

    进展

    来了两个多月了,今天终于开始了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在世界500强之一的麦当劳做清洁工……

    虽说只是在麦当劳,过程也不容易。这家麦当劳离我们家大约200米,每天走来走去,有天发现他在招聘,就跑去要了个表,填了交了。过了几天,接到电话约时间去面试。面试还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口头的谈了一下工作的情况,和对麦当劳的了解等;另一部分是笔试,十几道题目考你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比如小孩子要换个玩具,或者有人跑来说昨天买的汉堡不够新鲜要求再拿一个什么的。还好是选择题,不然肯定要惨。这样面试完了以后又过了几天,我还以为没戏了,突然又接到一个电话说要第二轮面试。这次简单点,就是看你手脚够不够麻利。如此这般,总算是听到了一句:you are hired,你被聘用了。最后今天去培训,据说我是100多人中间录取的3人之一……

    毕竟是规范企业,做事情的确是挺规范的。今天的培训3个小时由店面经理上课,介绍麦当劳对员工的要求和员工福利,以及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培训是带薪的,还管饭(没好意思多要,吃了个巨无霸套餐)。然后下周123还有3次各4小时的培训,是由专门的培训员上课。这3个小时听的我头昏脑胀,还好基本上能半猜半听估出个大概的意思,至于交流就很有限了。另外两个一个黑人,一个黄种人(有的象泰国那边的)都是本地口音,还可以跟经理聊聊。

    这个工作虽然工资不高,多少可以解决一些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时间还可以,周一到五下午4点到晚上12点,这样基本不影响白天在家里找专业工作,或者出去上课。找专业工作方面,现在的感觉是简历已经没什么问题了,这个星期几乎每天都能有个把电话打来了解情况,不过没什么进一步的接触,也就是说现在进入到对付电话面试的训练阶段。语言的确是个问题,今天感觉我真的是麦当劳的前台也不一定干得了。

    前几天加拿大政府又给我们穷人退了100多块的税,立马就被花掉了(当然也有有了一点收入的原因)。买了两个网球拍,其中一个原价180,现在3折60块,可惜只有一把(查了一下,国内最低要卖1200多,标准价格是2200多),另外买了一把比较差的,原价60现价40。春天到了,昨天就跑出去打了,找了个不要钱的场地,开始锻炼身体。在蓝天白云下免费的场地上打球,虽然技术很差,感觉的确不错,呵呵。

    April 02

    月度总结

    又过了一个月了。这个月开销慢慢进入正轨,所以也能够估计出大约每月的开销了。大约数字统计如下:

    收入:目前还是没工作,所以收入只有银行活期利息,3毛6

    开销:
    每月账单:电话约25,上网约50,房租695,共计770。
    吃饭:买菜250以内。已经吃得很不错了,水果、蔬菜、肉类等,基本没有对自己作任何限制。这个月出去得比较多,吃了一个早茶,还有看瀑布吃的,加上偶尔在外面的小吃,花了100出头。这部分共计350。
    家庭用品:上个月花了4、500买家具什么的,这个月也不少,近一千了。其中一半是床,1/3是显示器,其他还买了咖啡机、电话、锅什么的。以后大的方面还要买个电脑主机,其他就应该是小的完善了。
    衣物:上个月花了快100,这个月只花了20几块给汤敏怡买了个皮包。以后慢慢的家庭用品的开销会向衣服上面转移。
    其他:零零碎碎的洗衣服阿、化妆品阿、交通费阿,乱七八糟百把块吧。

    March 27

    大瀑布之旅

    昨天,风和日丽,阳光普照,蔚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此处省去133字),我们一行四人开着跑车以时速140公里扑向了传说中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瀑布距多伦多约130公里,沿着湖边的高速公路,大约一个小时的样子就到了瀑布边的小镇。

    这个以旅游业为主小镇,有两家大的赌场,通过一座小桥(彩虹桥)与美国相连。车停在赌场,先去赌场转了转,不过没钱去赌,赌个21点好像要15块起,老虎机什么的也要换筹码,不想排队。然后去吃了点东西。从那个餐厅看瀑布位置极好,所以也极贵。是家中餐厅,据说买下这个经营权花了400万加元。羊毛当然出在羊身上,我们四个人,吃了一碗粥,四个煎饺,一个豆沙薄饼,四个糯米团(里面有鲍鱼,不过有人说她吃到一个鸡肫……),结帐连小费,62块啊!!!

    然后就去了瀑布观光。瀑布确实挺大的,虽然天还冷,水量不是很大,溅起的水已经向下雨一样了。如果夏天的话还可以下到瀑布下面坐轮船逛逛,这个要等到下次了。不过冬天也有冬天的风景,虽然绿色少了点,下面河里的石头上结的冰好像一块蛋糕,也蛮有意思。

    回头在镇上转了转,聊了聊天,晚上到一家米粉店吃晚饭。吃的时候就感觉是在国内,座椅、餐具都跟国内小店差不多,价格在数字上也差不多,除了一个是加元,一个是人民币……

    拍的照片放在163上面了。

    March 24

    泡萝卜与橡皮鱼

    没工作,没事干,外面三天两头白雪飘飘,于是目前生活中的最大的乐趣以及可以拿出来聊的东西还是吃。

    最开始吃了些baby胡萝卜,就是供生吃的很小的胡萝卜,觉得还不错,有次看到了差不多的红皮小萝卜,想着应该也还好吃吧,就买了一袋。吃了一个发现是红皮白萝卜,除了比较水灵,味道和生白萝卜没区别,辣。放在冰箱里半个多月消化不掉,又舍不得扔,于是拿出来做实验泡酸萝卜吃。没有坛子,用个大饮料瓶装着藏在壁柜里一个星期,居然比较成功!虽然不够脆。然后发现了红皮白萝卜居然会给泡褪色,现在泡菜水、原本白色的罗卜肉都变成红的了。

    还有就是黄鱼。多次听人说这儿的本地黄鱼不好吃,不信邪,买了一条。烧了半天烧熟了,这鱼居然会缩水!烧得尾巴骨都露出来了。端上来用筷子夹,居然夹不下来肉!还好西餐的家业都有,用刀子切成小块才算是吃进口。幸好是红烧的,还有点酱油水,不然就是咬橡皮了。当时的感觉就是味同嚼蜡,觉得这词真是贴切阿。

    上次的面试果然不成功。接到电话通知了,说了半天客气话我也没太听明白,基本就是感谢参与了。不过我也没奢求一发中的,慢慢来吧。

    March 22

    有床睡了

    又过了几天。周末去逛了几家家具店,把床买下来了。床垫和下面的架子,一套499+税=574块。Queen Size,2米x1.5米。牌子是King Koil,好像还是个好牌子,不过是其中的低端产品。也看了些普通牌子的,实在是不知道里面填的些什么东西,看上去比较豪华,价格和这个便宜不了多少,考虑到这个东西每天睡还是搞个安心点的吧。今天龚颖的男朋友帮忙把床提货、拖了过来,从今天晚上开始结束打地铺的生活!

    March 17

    Pot Luck

    今天是放假前最后一天上课,所以中午学校搞Pot Luck,每人带一个菜,然后大家一起吃自助餐。这样可以吃到各个国家的不同风味。我当然是不会做菜了,本来舒捷想做扬州炒饭的,但是对他的水平表示怀疑,不想有损扬州炒饭的名声,我们的米又太粘,加上拿到学校也冷了,估计会满盒带去,满盒带回的。被逼无奈,昨天晚上去丁丁姐那里讨教。她说教我们做纸杯蛋糕,比较容易,不会失手,而且也比较好吃。第一批的一打都是她亲手做的,虽然出现小小失误(忘记放香草香精),但并不影响总体味道和口感,烤的金黄的,松松软软的。第二打就是我和舒捷亲自上阵操作了,她在旁边技术指导加监督。烤的还算成功,但是没有第一批那样油光灿灿的,总结原因大家都说我面粉放多了,回去反思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丁丁姐帮我沉冤得雪,说是舒捷黄油放少了。除了做蛋糕,她还当场示范了糯米糕的做法,可惜动作太快,没有完全记住。不过倒是拿了不少成品回来打牙祭。

    中午,大家纷纷把自己的拿手菜献出来,品种可真不少啊,有些人很大方,做了满满一大盆,还有人的居然把保温桶都带来了,很大一个,里面放了三盆菜。当然也有些人比较自私,什么都没带,专门吃别人的。还有的人带了饮料,有人带了水果。我预先看了一下我们班的人带的菜,而且还尝了一下,发现味道真好,所以等大家开吃的时候我就猛挑那个菜吃,吃了好多阿。巴基斯坦人作的菜大部分还是咖喱的,我吃了不少,结果回家满嘴满身的咖喱味,舒捷直喊臭。那咖喱也太正宗了,直到现在写日记的时候还经常嗝出咖喱味。我的蛋糕在大家开吃的时候,销路一般,可是等差不多吃完了,却发现少了很多。估计大家都想带回家吃。最后剩下2,3个,我发给我的同学,既作了个好人,又减轻负担,免得我又背回家。

    吃完饭大家围坐一圈开始做游戏,第一个游戏类似击鼓传花,只不过传的不是花,是礼物,外面包了很多层纸,传停一次就拆开一层,看最后传到谁手里拆开来没有包装纸,直接是礼物了,那就是归谁。我向来都不指望有这样的运气的,4个礼物一个都没传到我手里,顶多拆了一次包装纸。第二个游戏就是传统的抢板凳,这个游戏以前舒捷上课时候也玩过,不过他技术不行,最后被淘汰。我就比较机灵,一直抢到决赛,和另外一个智利女的抢一个凳子。这个时候通常都不看技术看块头了,所以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啦。不过老师还是发了奖品给我,不知道是偏爱我呢,还是敬佩我以弱战强。奖品是一快兔子形状的白巧克力。

    下个星期就是复活节了,我还特意买了鸡蛋形巧克力去学校,准备发给那些小孩子们的,可是老师也带了很多,我只发出去了3个。这个时候通常长的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比较占便宜,得到的巧克力会比较多。

    另外还有照片在同学拿,以后又机会贴出来

    March 14

    面试归来

    总算等到了这一天。一个晚上没睡好,因为担心闹钟听不到(因为只有一个闹钟,就用了烤箱的定时器,声音不大)。5点40起床,吃了黑面包、苹果派、牛奶,洗澡、刮胡子……收拾好了6点40出门,公汽转地铁,地铁转公汽,8点30终于到了目的地。

    8点45按要求找到接头人,重新给我看了职务介绍,填了个正式的申请表,附上reference推荐人名单,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终于到了那间小房间。探头一看,天啊,5个人……

    然后就是轮流提问……吱吱唔唔……好歹每个问题都听得懂,回答得怎么样就不知道了,就看着大家拿着笔在自己的纸上写啊写,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没什么专业问题,因为没人是搞这个专业的。晕头转向之后,又被送去了一间仓库,做40分钟的笔试。考的都是些基础理论问题,乱七八糟答了一气,终于在10点一刻的时候结束了整个过程。

    总算是开了次荤,知道了这边的面试是怎么回事,以后准备也可以更有针对性一点。这次的结果会在2个星期后通知我,该做的都做了,等着天上有没有馅饼掉下来了。

    回家路上路过中国城,又去晃了一圈,还拍了几张照片。这个中国城比较有中国城的味道。回家写了Follow-up letter,又接到一个电话,是个中国人,问了问我的情况,说收到了我的简历,会考虑要不要给上面递上去……继续等待……

    拍了几张照片,在163相册: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end_jieshu&_dir=%2F4832101